首頁|新聞|企業|技術|展會|商機|人才|搜索|論壇|訪談|新品|案例|招標|會議|商業顯示|播放器|數字標牌軟件|觸控一體機

每年的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World Consumer Rights Day) ,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于1983年確定,目的在于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使之在世界范圍內得到重視,以促進各國和地區消費者組織之間的合作與交往,在國際范圍內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

1962年3月15日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在美國國會發表了《關于保護消費者利益的總統特別咨文》,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費者的“四項權利”,即:有權獲得安全保障;有權獲得正確資料;有權自由決定選擇;有權提出消費意見。 315標志肯尼迪提出的這四項權利,以后逐漸為世界各國消費者組織所公認,并作為最基本的工作目標。1983年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確定每年的3月15日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同時,選擇這樣一天作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也是為了擴大宣傳,促進各國消費者組織的合作和交往,在國際范圍內引起重視,推動保護消費者的活動。


美國:設專門網站舉報假貨
經濟損失:世界范圍內,假貨每年造成的損失高達6500億美元;美國經濟因假貨每年損失2150億美元,250個工作崗位流失。
打假依據:根據美國聯邦法律規定,販賣假貨是犯罪行為,初犯者將面臨最高10年的監禁,并被罰款200萬美元;再犯者則將面臨20年的監禁,并處500萬美元的罰款。
打假機構:美國有十幾個部門負有打假任務。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國際貿易管理局推出打假舉報網站STOPfakes.gov(停止假貨),提供為企業、消費者、政府和國際合作伙伴的投訴通道。
英國:拍攝電視節目打假
假貨情況:根據英國在2013年做的一項調查,英國人最愛買的假貨是盜版音像制品,42%的英國人表示曾經買過或愿意購買。
打假手段:從2010年起,BBC就開始播出一檔調查節目《不列顛冒牌貨》。這檔節目講述了假貨對消費者的影響和危害,比如假冒兒童座椅可能危害到生命等,目前這一節目已經播到第五季了。

法國:建贗品博物館
假貨現狀:據統計,法國每年因為假貨造成的損失高達60億歐元。
打假機構:法國政府的多個部門負責打假,包括“國家競爭、消費和反假冒委員會”、海關、刑事警察、憲兵等,其中海關是打假的主力軍。
打假手段:建贗品博物館:早在1951年,法國就在塞納河畔設立了一個贗品博物館,陳列著世界馳名的各種香水、鐘表、皮具等物品的仿冒品。
暗訪打假:許多法國公司都設有專門的打假機構,在假貨“重災區”明察暗訪,并聘請律師和法律顧問打擊侵權案件。
執法打假:在法國各機場、碼頭、火車站和邊境關卡執行任務的海關稽查人員、警察、憲兵和品牌監察員均有權對可疑行李進行例行檢查或抽查。
德國:造假企業最怕曝光
法律依據:如果攜帶假貨入關,通常情況下5件以下的予以沒收;5至10件的還要追加罰款;10件以上的會被視為制售假冒產品,將會被送法庭審理,最高可被處以30萬歐元的罰款并被判3年監禁。
打假手段:一家企業一旦因制假售假被媒體曝光,不僅在行業內名譽掃地,而且可能從此再也不能在商圈內立足或東山再起。

日本:禁個人海外買假貨
法律依據:日本商標法和防止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禁止販賣、制造和進口假冒、仿冒產品,禁止以販賣為目的持有仿冒產品。違者將判處5年以下拘役或者500萬日元以下罰金;對違反法律的法人要處以最高達1億5千萬日元的罰金;除刑事處罰外,還可能被追究民事責任。
打假手段:日本禁止個人從海外購買假貨。日本法律將仿冒產品與毒品、興奮劑和槍支并列為禁止進口的物品,海關發現即予以沒收;個人消費者在海外購買了仿冒的假名牌,也被禁止帶回國內。
韓國:海外直購假貨將沒收
假貨情況:據統計,2014年韓國被舉報的售假案件達3056件,其中網購售假2895件,占比達95%。
法律依據:根據韓國《商標法》,制造、銷售仿冒偽劣商品,侵害商標品牌權益的,構成侵害罪,可被處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億韓元以下罰金。
打假手段:通過海外直購商品如果在通關過程中被發現商品為“假貨”,海關將直接沒收并銷毀物品。

 

活動意義:擴大宣傳,促進各國消費者組織的合作和交往,推動保護消費者的活動。向消費者提供信息,對消費者進行教育,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能力消費者權益保護是企業社會責任的核心內容。消費者維系著企業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消費者是產品的需求方,是企業產品最終實現其價值的關鍵,對企業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企業除了注重和商品直接相關的價格、服務、質量等因素外,重視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如注重環境保護、社會公益、誠實守信等等,以提升消費者對企業產品的效用評價。構建符合道德的企業組織企業獲得長期價值的重要策略。
企業內部產品品質管控
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獲得質量可靠、安全有保障的產品是消費者的基本權利。因此,企業除恪守法律法規和國家強制性標準、關于產品(包含服務)質量和安全性的規定,還應針對新產品開發和技術升級可能造成的標準缺失或滯后,改進生產技術,確保產品符合當時技術水平的質量和安全性要求。企業有責任及時彌補和消除產品使用過程中暴露出的質量缺陷和安全隱患。
企業行動: 致力提升用戶最大滿意度,中銀科技打造完善售后服務網絡
售后服務工作作為產品售出后的一種服務,而這種服務關系到公司的產品后續的維護和改進,也是增強與客戶之間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售后服務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公司的形象和根本利益。也間接的影響銷售的業績。












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問答(消費指南)
問:什么是欺詐消費者行為?其具體表現形式有哪些?
答:欺詐消費者行為是指:經營者在經營商品(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
具體表現為:銷售攙雜、攙假、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商品;采取虛假或者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分量不足;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謊稱是正品;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不以自己的真實姓名和標記銷售商品;采取雇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作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體對商品做虛假宣傳;騙取消費者預付款;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預約條件提供商品;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以其他虛假或者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問: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哪些行為應當承擔欺詐消費者行為的法律責任?
答:按照規定,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能證明自己確非欺騙、誤導消費者而實施此種行為的,應當承擔欺詐消費者行為的法律責任:銷售失效、變質商品;銷售侵犯他人注冊商標權的商品;銷售偽造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的商品;銷售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商品;銷售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的商品的。
問:確有欺詐行為的經營者,應如何賠償?
答:按照有關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問:《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受理消費者申訴暫行辦法》適用于哪些情形?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申訴,適用本辦法。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生產資料的申訴,也參照本辦法執行。
問:消費者申訴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答:有明確的被訴方,有具體的申訴要求、事實和理由。
問:消費者應當怎樣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提交申訴?
答:消費者申訴應當采用書面形式,一式兩份,并載明下列事項:消費者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郵政編碼,被申訴人的名稱、地址,申訴的要求、理由及相關的事實根據,申訴的日期。
問:消費者可以委托代理人進行申訴嗎?
答:可以,但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提交授權委托書。
問:什么是共同申訴?
答:消費者為二人以上,其申訴的是共同標的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認為可以合并受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申訴。共同申訴可以由消費者推選兩名代表進行申訴。代表人的申訴行為對其所代表的消費者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申訴請求,或者進行和解,應當經被代表的消費者同意。
問: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哪些受理程序?
答: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訴書之日起5日內,認為申訴不符合規定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訴人,并告知不予受理的理由。如果申訴符合規定的應予以處理,并書面通知申訴人,將申訴書副本發送被申訴人,被申訴人收到申訴書副本后,應當在5日內提交答辯書和有關證據;此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進行立案,立案應當填寫申訴立案報告表,同時附上有關材料,由縣級及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批準,指定兩名以上辦案人員負責調查或者授權其派出機構調查處理。
問:哪些申訴不予受理或者終止受理?
答:超過保修期或者購買后超過保質期的商品,被訴方已不再負有違約責任;達成調解協議并已執行,且沒有新情況、新理由;法院、仲裁機構或其他行政機關已經受理或者處理;消費者知道或者應該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已超過一年;消費者無法證實自己權益受到侵害;不符合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規章。
問:申訴過程中證據應如何提供?
答:當事人應當對自己的申訴提供證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認為有必要收集證據,可以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規章的規定,自行收集或者召集有關當事人實施當庭調查。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鑒定或檢測的,可以交由當事人約定的法定鑒定或者檢測部門鑒定,也可以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指定的法定鑒定或者檢測部門鑒定。對于難以鑒定或者檢測的,經營者應當提供無過錯的證據;不能提供無過錯證據的,應當承擔責任。
問:消費者申訴后,還可以協商和解嗎?
答:可以。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根據和解協議作出調解書,也可以撤回申訴書。調解書應當寫明申訴請求和當事人協議的結果。調解書由辦案人員簽名,加蓋工商行政管理局印章送達當事人。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在收到消費者申訴書之日起60日內終結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終止調解。
問:對于經營者的違法行為,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如何處罰?
答:對于經營者的違法行為,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予以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設為首頁網站建設歡迎投稿數字標牌雜志資訊中心本站動態關于數字標牌網網站RSS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熱點:數字標牌數字告示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廣告機戶外廣告機液晶廣告機網絡廣告機互動廣告機觸摸屏
本站實名:數字標牌網 國際域名:www.cyberslp.com 版權所有© 2009-2015 深圳中投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電話:0755-26526633(十二線) 傳真:0755-86024577 郵箱:ds-360@3v.cn
打開微信掃一掃,成為數字標牌網微信好友
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