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欄
二分一通欄
互聯網+公交:智能公交讓全民體驗智慧出行

怕在公交車站等太久?拿出手機先看看公交車還有幾站到。上下班高峰公交車站站停,又擠又累?“互聯網+公交快車”停你想停的站。沒帶零錢又沒有公交卡?支付寶、微信掃碼就能上車。

近年來,青島公交集團以“互聯網+”引領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現已基本形成智能車輛、智能場站、智能服務和智能管理體系,為城市的公交出行插上“互聯網翅膀”。

“云平臺”管理城市公交系統

多年來,青島公交集團積極探索企業智能化管理架構,規劃推動企業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和管理,先后實施了視頻監控、IC卡收費、OA辦公、ERP管理、巴士通、智能出行APP30多個應用系統或模塊,建立起包含30個應用系統的龐大智能管理“云平臺”。

目前,青島公交集團互聯網應用覆蓋50多處場站、1000多臺PC5000多套車載設備、10000多臺手機,基本形成智能車輛、智能場站、智能服務和智能管理體系,全面支撐“互聯網+公交”。

青島公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海濱說,互聯網飛速發展,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衣食住行,也深刻影響了城市公共交通。在“互聯網+公交”時代,公交企業要在重視乘客出行安全、快速的基礎上,提高出行質量和出行的個性體驗和服務。

隨時隨地查看公交位置

青島公交集團于2010年實施智能調度系統改造升級,2011年在全國公交行業率先推出了“公交線路智能出行免費查詢”服務,乘客可在公交門戶網站對智能調度的線路進行查詢。2012年,青島公交集團公司又推出手機查詢服務,成為全國使用頻率最高、使用人數最多的公交智能查詢系統之一。

記者打開“青島公交查詢”手機APP,輸入“231”,系統立馬顯示下一輛231路公交車距離記者所在的市政府站還有983米,再下一輛距離市政府站有2.5公里。

在青島一家咨詢企業工作的李舜說,每天下班前他通過手機APP查詢公交車實時位置,在公交車還有兩站到站時出門,就正好能趕上,節省了很多在公交車站等待的時間。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俄羅斯外教依娜告訴記者,這款手機APP非常神奇!她的母親去年從俄羅斯來看她,她和母親一起去坐公交車,當她打開手機查看公交車實時位置時,她母親都驚呆了!

“互聯網+公交快車”滿足不同出行需求

上下班高峰,不僅道路擁堵,公交車內還非常擁擠。一些站點幾乎沒有人上下車,但是按照規定公交車必須每站都停,浪費了不少時間。

青島公交集團通過3D客流檢測、IC卡系統等后臺數據資料匯總以及微信、微博、客戶端等互聯網出行調查系統,準確、快速地掌握了各條公交線路定向、定量、定點客流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青島公交集團推出了“互聯網+公交快車”,即在上下班高峰期,定時定點發送的公交車輛只在乘客密集上下車的站點?。

例如,125路線路從中國海洋大學發往臺東,原有44個站點,而“互聯網+公交快車”只停靠15個上班族較為集中的站點。在青島市香港中路工作的小劉說:“以前沒有公交快車路上往往要2個小時,現在坐快車只要1個半小時就能到!

目前,“互聯網+公交快車”有直達式、間隔式、跳躍式、組合式、混合式5種運營方式,滿足不同線路乘客出行需求。

青島公交集團總經理王玲說,公交快車既保留了常規公交的社會公益性以及低成本特點,又具備了定制出行的快速、直達、定制、個性化等特征,為乘客提供經濟快捷、標準管理、全新體驗的公交運營服務,有效緩解高峰出行矛盾。

目前,青島公交快車線路已達到46條,占主城區域公交線路的23%,成為公交日常運營的重要部分和市民常態化出行的交通工具。公交快車比平均車次運量增多27.68%,同比速度提升18.9%,利潤率同比提高9%,同比節省時間15.24%。

可用微信支付寶掃碼上車

今年4月底,青島公交集團所屬公交車已全部完成打卡機更換工作。自此,乘客不用再帶零錢或者公交卡,只要微信或者支付寶搜索“琴島通電子卡”,根據提示操作,通過手機二維碼掃描卡機對應部位,即可完成支付順利乘車。

此外,青島公交集團正在打造車聯網系統,通過車內客流統計系統,實時計算車內人員情況,并將通過“車來了”等軟件供市民查看。

“傳統的統計系統是通過乘客上車的打卡量計算,到底有多少人下車了或通過投幣等方式上車,都無法知曉!鼻鄭u公交集團公交發展研究院院長陳觀宙說,“車聯網統計系統在上下車門處分別安裝,可以精確計算車內人員情況,能輕松知曉車內擁擠狀況。目前,已有800余輛公交車具備這項功能。我們正在抓緊調試,預計年底前,這一系統有望全部調試完成。”

上海:首條無人駕駛APM線試運營

記者有之炘上海報道

沒有駕駛室、全自動運行……經過兩年多的建設,上海首條無人駕駛APM(乘客自動運輸系統)線路——浦江線已于331日通車試運營。

APM浦江線全長約6.7公里,全線共設6座車站,均為高架站,主要服務于上海浦江鎮居民,以緩解最后一公里出行難題。浦江線在線路走向上較為靈活,站間距短、線路轉彎半徑;在軌道交通選型上,采用中運量、膠輪轉向軌制式,可謂“小身材”更靈便。車輛前方配有超大景觀車窗,沿途的美景一覽無余。

浦江線是上海首條膠輪路軌全自動無人駕駛APM線路,由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和法國凱奧雷斯集團合資組建的上海申凱公共交通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維護。

與傳統地鐵相比,APM線路顯然更加智能。APM浦江線由中間導向軌和兩側的運行道組成,采用了目前國際領先的全自動無人駕駛系統,全車不配備司機和跟車人員,車輛運行由列車自動控制系統和監視系統控制并保證安全;沿線車站不設置車控室,對本站乘客的廣播集中由控制中心進行遠程廣播;為了及時掌握現場動態情況,浦江線在車站及列車上都設有乘客對講系統,當發生突發狀況時,乘客可通過操作該系統尋求工作人員幫助;配備先進的信號系統,降低行車間隔,在保障運營安全的同時,進一步減少了候車時間。

不僅如此,APM浦江線的設計也更節能和人性化。浦江線列車采用輕量化車體、再生制動及智能電力管理系統,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能量消耗;配備了高可靠性的“防爆鋼圈輪胎”保障行車安全;車門寬度更寬,有利于加快乘客上下車速度,從而減少停站時間。

此外,APM浦江線全線主導“乘客自助服務”理念,在車站和車廂內設置了自動售檢票系統、求助對講系統、電梯系統和乘客信息系統等。同時,還在站廳、站臺及列車上設置了更多的“求助按鈕”,方便乘客尋求工作人員協助,所有車站閘機均可“刷碼過閘”進出站。

據了解,APM無人駕駛系統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應用,法國雷恩APM地鐵線、倫敦道克蘭輕軌、巴西圣保羅地鐵15號線以及國內的北京機場聯絡線和廣州珠江新城APM均采用該制式運營。

目前,上海對智慧交通的探索主要集中在軌道交通方面。以上海10號線為例,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是國內首條最高等級的全自動運行線路,自2010410日開通首段線路試運營以來,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迄今已經運行8年,日均客流達到90多萬人次,系統穩定。

據專家介紹,上海10號線的全自動運行模式已處在最高階段,除了可以自動管理列車的日常運行外,還可以在故障情況下進行自動應用,具有初級人工智能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地鐵正在全面推廣手機掃碼進站,而語音購票、刷臉進站、智能客流監測等新技術也已完成實驗室測試,進入樣機研制階段。不久的將來,這些新技術一旦大規模應用,乘客可能連手機都不用掏出來,只需“刷臉”就可以直接進站。

深圳:智能公交加速駛進現實

記者王豐深圳報道

201712月,深圳市在全國率先實現專營公交車輛100%純電動化的同時,也開始向公交的“智能化時代”邁進。2017122日,阿爾法巴智能駕駛公交系統在深圳福田保稅區首發試運行;2018119日,深圳公交車全面實現支持手機移動支付;20184月,深圳市東部公交已有700多輛公交車搭載人臉識別系統,服務于城市安防布控……深圳智能公交開始加速駛進現實。

多方發力智能駕駛

方向盤可以自己動,遇到交通燈和路障會自動剎車,到了十字路口自動轉彎,到了公交站自動變道?……

在深圳市福田保稅區,由金葵路-市花路-香樟道-紅花路圍合起來的1.2公里環線上,4臺被命名為“阿爾法巴”的智能駕駛公交車正在這里不斷地往返奔跑。

負責“阿爾法巴”線路測試、運營的深圳巴士集團工作人員介紹,“阿爾法巴”集人工智能、自動控制、視覺計算等眾多技術于一體,能夠實時對其他道路使用者和突發狀況做出反應,目前已實現自動駕駛下的車輛檢測、減速避讓、緊急停車、障礙物繞行、變道、自動按站?康裙δ。

專家介紹,從自動化程度角度看,自動駕駛一般可分為4個階段:駕駛輔助、半自動駕駛、高度自動駕駛、完全自動駕駛。第四級別是汽車駕駛自動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級別,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無人駕駛。

“阿爾法巴”目前仍處于駕駛輔助階段,在其駕駛席上仍有司機觀察車輛的運行情況,另有一位工程師在車上收集車輛的行駛數據。

“‘阿爾法巴’是智能駕駛大巴,而不是無人駕駛大巴,試運行期間也不載客!鄙钲谑泻A嚎萍加邢薰拘侣劙l言人穆毅表示,“阿爾法巴”的駕駛主體是機器,司機作為監控干預,能有效降低公交司機勞動強度,增強公交運營安全性,有效解決公交行業司機難招的問題,提升公交系統服務水平。

深圳巴士集團工作人員介紹,自2017122日至今,4臺阿爾法巴已在福田保稅區1.2公里的環線上,累計測試運行超過12000公里。測試運行期間,阿爾法巴智能駕駛公交在系統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方面都達到了公交運行要求,在視覺感知、智能決策、規劃執行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經過前期測試,‘阿爾法巴’已經達到了公交試運行的要求。”深圳巴士集團董事長余鋼介紹,接下來,“阿爾法巴”項目將拓展到深圳壩光生物谷、南方科技大學等區域,將深圳打造成為全國智能駕駛公交示范城市。

而在無人駕駛方面,深圳的科技企業、研究機構也在發力。514日,騰訊拿到深圳市首張無人駕駛測試牌照,這意味著騰訊自動駕駛汽車未來可在深圳市指定的路段進行公開測試。

騰訊自動駕駛實驗室負責人蘇奎峰表示,騰訊自動駕駛實驗室的人工智能算法、高精度地圖、數據平臺和仿真系統這四大核心模塊互為支撐,目前已經構建了穩定可靠的自動駕駛系統。

“夢想照進現實不會太遠。”他說。

移動支付覆蓋公交全線

忘帶公交卡再也不用怕了。2018119日深圳通二維碼項目正式上線,深圳市民乘坐公交能夠通過手機二維碼完成支付,省去了攜帶公交卡的麻煩,同時也方便了外地旅客。

據了解,早在2016年年底,深圳通便開始在B683路公交車上進行了二維碼乘車的率先試點;20177月,深圳通完成了全國交通一卡通標準以及二維碼支付的試點升級改造,實現了地面公交共3條線路(12路、17路、213路)、70臺車輛車載終端的改造推廣。

而從119日開始,深圳通完成了地面終端的全面升級改造,實現全市所有地面公交車輛均可支持深圳通二維碼支付。使用步驟非常簡單,用戶只需要通過微信搜索小程序“深圳通+”,輸入手機號完成注冊登錄,授權微信支付自動扣費并輸入密碼確認身份,就能完成開通。

58日早上,由深圳地鐵、港鐵和騰訊聯合推出的手機掃碼過閘服務正式啟動。在實現公交大巴移動支付出行的基礎上,深圳地鐵掃碼支付出行也已經實現。

“現在深圳坐公交車、乘地鐵,一部手機就可以搞定,太方便了!”市民張先生說。

伴隨著全公交線路、地鐵二維碼支付的上線,深圳通接入全國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的進程也進一步完善落實。目前,只要是符合國家交通部門標準(帶有交通聯合標志)的異地互聯互通卡均可在深圳最新改造的車載終端上刷卡乘車。

深圳也將在今年底前推出全國交通一卡通,實現跨市域、跨交通方式消費的交通領域全覆蓋和無縫連接,一卡在手就能通行全國。

重點線路陸續應用人臉識別

2018年初開始,一項新的“黑科技”——公交車人臉識別系統,正陸續應用于深圳市東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部公交”)的重點線路上。

據介紹,公交車人臉識別系統屬于“智能化城市安防布控系統”。由搭載在車上的終端,完成圖片、視頻等數據的抓拍、上傳工作,數據與各級公安部門進行多級聯網,通過智能對比平臺,將抓拍的信息與數據庫中預設的重點人員庫進行比對,從而自動分析檢測出犯罪嫌疑人等。

目前,東部公交已有700多輛公交車搭載了這一人臉識別系統,首批共計劃安裝約1100套,預期5月完成。

而為了加強駕駛員日常安全的全過程監管,東部公交還上線了“駕駛員安全管理云平臺”。

該平臺是利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與大數據等新技術,結合公司一線安全生產現狀及安全工作實際需求,圍繞駕駛員安全管理等各項日常工作,建設而成的駕駛日常安全生產工作綜合監管平臺。

可通過人臉識別、線上問詢告知、駕駛員安全會議、駕駛員檔案管理等,對駕駛員安全進行電子化和系統化的全過程管理。能免除駕駛員代班及駕駛員酒后、宿酒狀態駕車等風險隱患,更能將一些重要安全提示通過后臺直接傳達至一線駕駛員。

“在系統后臺,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手機、平板、臺式電腦等設備,通過網絡,在一個平臺中,對車隊一線各項安全生產工作狀況盡收眼底,并能對存在預警提示的工作項目及個人,進行及時有效的干預和處理,極大提升公司安全監管工作效率!鄙钲跂|部公交副總經理賈濤說。

株洲:智軌列車“跑”上大馬路

記者陽建株洲報道

湖南株洲利用轄區內的研發優勢,將最新科研成果運用到株洲城市公交系統,將株洲城市公交智能化水平推向一個嶄新高度,并在安全性、經濟性、社會效益等方面不斷取得突破,智能化正成為株洲公共交通領域一張閃亮的名片。

智能導航讓列車“跑”上大馬路

30多米長的車身,有著高鐵一樣的“顏值”;沒有專用鋼軌,卻能像公交車一樣在城市靈活穿行。近日,隨著株洲智軌A1線(首期)試運行開通啟動裝置的按下,全球首條智能軌道快運系統(以下簡稱“智軌”)示范線正式進入為期三個月的試運行階段。

相較于傳統軌道交通工具更具有優勢,智軌投資成本低、建設周期短、城市適應性強。

之所以稱為“智軌”,很重要的一點是利用智能系統進行導航,確保列車不偏離既定行駛線路,讓列車“跑”上大馬路。

通過車載各類傳感器識別路面虛擬軌道線路,將運行信息傳送至列車中央控制單元,根據后者的指令,在保證列車實現牽引、制動、轉向等正常動作的同時,能夠精準控制列車行駛在既定“虛擬軌跡”上,實現智能運行。

智能交通以信息的收集、處理、發布、交換、分析、利用為主線,為交通參與者提供多樣性的服務。

這一點同樣體現在智軌的智能體系對虛擬軌跡的跟蹤控制上。通過智能系統對虛擬軌跡的跟蹤控制,使30多米長的列車的轉彎半徑與普通公交車相當,且比普通公交車輛的通道寬度更小。高靈活性確保智軌列車可以在大多數的城市道路上通行。

智能安全盡顯高精尖科技

智能交通系統的安全性是整個體系的生命,也是株洲交通領域一直的努力方向。

作為株洲市智能交通建設的重要一環,智軌在安全控制方面顯現出其高精尖的一面。一方面,智軌列車有虛擬軌道進行導向,沿固定線路行駛,同時采用視覺系統與信號系統融合,運用無軌導向系統確保車輛按虛擬軌道行駛。另一方面,如果車輛在未授權下偏離虛擬軌道,車輛將通過技術手段限制車輛的運行,如封鎖動力、緊急制動等。如有外部物體侵入車輛限界,周界監控系統按實際需要進行報警提醒,同時采用技術手段避免事故發生。

此外,A1線所經交叉路口均進行了智軌列車優先通過處理,即通過軌旁感應、控制等裝置,實現列車位移與紅綠燈控制系統的聯動,保證智軌列車安全、優先、快速通過交叉路口。為了科學調度車輛,線路還設立了智軌運營調度控制中心,可以對上線車輛進行統一調度管理,并實時掌握車輛狀態。

智能乘坐讓乘客體驗智慧便捷

據報道,早在2015年,株洲市就推出了“掌上公交”APP,讓公交一族乘車實現“掐表出門”。推行“掌上公交”,是公交智能化服務措施之一。目前,市區1140臺公交車均安裝了智能公交系統,借助GPS調度系統,實現車輛的實時智能定位和調度。

據介紹,下一步株洲市還將根據乘客乘車高峰期、高峰段等特點,再次升級公交智能調度系統,實現“智慧化”公交,能夠自動調度公交,進一步提升乘客乘車、候車體驗感。

在智能乘坐方面,智軌從試運行開始就體現出了“時代特色”。通過手機掃描站臺自助終端,獲取二維碼電子車票,在閘機口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站臺候車區體驗乘坐。

智軌試運行、APP掌上公交、智能調度系統……株洲市公共交通智能化體系日趨完善,智能化服務水平漸次提升,智能化公共交通生活“朋友圈”不斷擴大。

發布0
相關資訊

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版本權所有©2004-2019 數字標牌網™®
 咨詢:孫小姐 18928465550(微信同號)  韋先生 18928465561(微信同號)

觸屏版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