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官網9月11日發布《走進零售新時代——深度解讀新零售》報告,系統詮釋新零售的內涵,闡述其特點,解析其重要意義,并提出促進新零售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這也是國家部委首次對新零售進行調研和專題報告發布。需要強調的是,一方面,新零售對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借此機遇期,通過全力構建以大數據為引領的現代工業體系,中國有望實現“換道超車”;另一方面,新零售關乎百姓福祉,更好地滿足老百姓(52.180, -0.65,-1.23%)消費需求,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零售,“新”在哪里?
為什么新零售會在當下出現?商務部報告指出,新零售產生是“雙升驅動”的結果,技術升級為新零售提供發動機,消費升級為新零售增強牽引力。技術升級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時候談零售都一定要回歸到其本質和內涵,即:消費者需求是核心。我們過去談零售,也說以消費者為核心、以消費者為中心,但是在方法上,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經驗主義的判斷,甚至是“猜”。 而技術發展到今天,如報告所提到的云(云計算、大數據)、網(互聯網、物聯網)、端(PC終端、移動終端、智能穿戴、傳感器等)構建起“互聯網+”下的新商業基礎設施,為真正的新零售準備了必要的條件。在這樣的情境下,我們不但能真正全方位地了解消費者需求,我們還能夠把這些信息轉化為能反饋到生產端的數據,讓這些基于海量數據(39.620, 0.32, 0.81%)的預測更加準確,讓整個價值鏈能更有效率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所以,新零售之“新”,要看它是否以消費者為出發點,以數據能力為核心來更有效率地整合所有生產要素。值得注意的是,零售本身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整個鏈條上的一個點,但正因為它是連接供和需的關鍵點,新零售才能從這個點切入,以消費者洞察為基礎來整體上優化供給側。
從某種意義上說,新零售平臺是一個數據的入口,從整體上重新組織生產的切入點,以組織者的身份讓整個鏈條上的從零售商到生產商都能更有效率地運作,使其升級為更有效率更精準的生產商,這也帶來了“新制造”。所以,脫離了“新制造”談新零售,也是片面的。在整個關系當中,以前我們所熟悉的鏈狀關系將被打破,生產企業和零售企業將會是一體化的社群關系。更進一步說,未來新零售要革新的不僅僅只是單鏈條式的“產業鏈”,而是更加豐富和有效的“產業網”。
新零售對農村精準扶貧、就業問題、大城市病問題的戰略意義
從國家戰略層面上來說,新零售,不僅為工業化體系提供新的基礎,同時對于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商務部報告認為,依托線上企業的貨源信息、專業人才優勢,新零售平臺可以幫助生鮮農產品(9.060, -0.06, -0.66%)的傳統線下企業加快實現“觸網”轉型,利用本地化、近距離貨源,為消費者提供高效便捷的配送服務,推動農產品流通商業模式創新。
從本質上來說,這種變化正是反應了新零售對整個國家經濟體的正面影響,而其中一個方面就是降低了對物理空間的依賴。我們過去常常提及“前店后廠”,其實這個方式的核心就是依賴物理空間的相近來解決信息和物流的問題。而在以數據以及數據基礎之上的物流體系為基礎的現代社會當中,物理空間的相近的重要性逐漸減弱,因為信息所產生的隔閡已經不存在了。探討中國的農村生產問題,一個根本的問題是很多農民不知道種什么,種多少,種完之后不知道怎么賣出去。而基于海量數據的新零售平臺,通過從需求端入手,讓農民知道應該種什么,種多少,用什么方式賣給誰,從而降低整個中間流通環節成本和浪費,提高農村居民收入。通過數字化的新零售平臺,農村生產能更容易地被納入到中國整個社會經濟體系當中來,這也是精準扶貧,縮小城鄉差別的重要途徑之一。
此外,新零售還會提升就業容納能力,創造更多工作機會。報告中提到的天貓“云客服”等眾多新工種就是新零售產生的新工作崗位。從宏觀角度上說,這其實是產業升級的一部分。有一些行業會擔心所謂新零售在很大程度上會催生自動化,會減少相應地就業機會。其實我認為,對于零售發展所帶來的就業機會的改變,不能僅僅從現有的零售角度去考量,而更多的是從整個社會的價值網當中去思考。從經濟的核心來說,產業的升級會促成工種的轉移,在一部分工作消亡的同時,它會創造出更多的新工種,而通過政府和市場的引導,這些工種很可能比原有工作更加符合現代社會的價值創造規律,從而實現產業升級。
用新零售的核心——數據——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數據本身是沒有生命的,讓數據產生價值,依賴于人如何從數據當中去獲得洞察,這個過程人是有很強的主觀能動性的。如何讓我們從多個端口獲取的海量數據產生價值,這就需要大量的熟悉從數據產生洞察的新工種和新崗位。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通過不斷學習,整個社會技能都會隨之提高,整個社會的效率也相應提高,得以更好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升級過程中產生的新的工作崗位可以是分散式的,通過相應的引導,可以實現人力資源在更大范圍的匹配。比如,一位數據分析師可以在貴陽,在成都,在長沙等不同地方工作,但依然通過新零售的網絡創造價值,從而實現高收入和舒適的生活兼備。通過互聯網和云計算,很多基于新零售的工作不在過分依賴物理位置,這樣的變化更能夠促進資源,尤其是人力資源,在經濟體當中均衡地分配,也有利于解決大城市病和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新零售,中國經濟換道超車的新機會
新零售時代對于中國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機遇。中國零售業的發展,在很長的時間里一直落后于許多發達國家,這種落后體現在我們的生產效率和流通效率低下,方式傳統,而且這個過程當中產生了很多浪費。但正是因為沒有完全建立起一個適應于傳統工業化社會的零售體系,沒有歷史包袱反而給了我們“換道超車”的機會。
在發達國家中,歐美的工業化體系完成得早,他們已有一套相對成型的工業化和與之相匹配的零售體系,所以在前期的競爭中有一定的優勢。但正因為這些完整體系的存在,在面臨以數據為第一生產力的變化過程中,他們所需要的是一個數據化改造的過程,而中國從很大程度上需要經歷的是一個從無到有新建的過程。而新建一定是比改造要來得快,更徹底,更能適應未來的發展。從新零售在中國發生和發展已經可以看出這種后發優勢。比如以商務部報告里提到的盒馬鮮生和銀泰的區別,銀泰就類似于已經相對成熟的零售體系,現在按數字化進行改造,這難度可能就要遠遠大于從無到有的盒馬鮮生。
我認為,真正的新零售一定要做到以數據為基礎、依靠數據驅動,把反應消費者需求數據放到優化價值創造網絡的核心位置。這個定位對中國接下來的的產業升級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要實現“換道超車”一定不能走發達國家走過的路。必須要認識到的的,早期發達國家的發展路徑是與當時的歷史和經濟條件息息相關的,而現時代,技術和需求都變了,我們需要提前布局,通過新零售構建以數據為核心引領的現代工業體系,將引領中國經濟社會開啟新的航程。
總之,新零售的實現,有望成為推動消費轉型升級的核心、吸納就業的新容器、促進社會均衡發展的新動力。最后我想強調的是,我們在談新零售的意義時,最根本的依然要回到其本質——是不是更好地滿足了老百姓需求。中國應當積極擁抱這一歷史機遇,政府加大對新零售發展的鼓勵,企業抓住數據能力這一核心,從自身的能力和經營目標出發,全面提升老百姓消費體驗,多方合力實現中國經濟社會“換道超車”。
(原文:張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