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領域的飛速發展,智能終端產品成為各大產業鏈的必爭之地,對于互聯網各方企業來說,智能終端產品都是開展跨界競爭和運營的最佳切入點。隨著各大產業規模穩步的增長,智能終端已不再僅限于智能手機,電子類型的VR/AR 設備、智能穿戴設備、智能汽車等產品也將放在智能終端的領域中。
智能手機:打破競爭格局瓶頸,廠商出;虺申P鍵
手機依舊穩坐智能終端領域中的頭把交椅;仡2011年蘋果掌舵人喬布斯黯然離世;谷歌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蘋果、三星、微軟、HTC之間官司你來我往;黑莓手機陷入困局,那時的手機競爭市場里更多的還是Android和蘋果之間出貨量、硬件性能以及系統領域之間的戰爭。如今,各大運行商以及制造商早已不再依靠硬件賺取利潤,2016年上半年是硬件市場大爆發的時期,據賽迪顧問預計,2017年和2018年市場增長率將維持在40%-50%之間。在硬件產品走向大量生產之際,人工智能成為了飛躍的突破口。“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實際上已經逐步的走入了各行各業,無論在消費者領域,消費電子、健康、金融、零售,這上面太多太多的應用場景?傊,人工智能滲透到行業,正成為重塑每一個行業的關鍵力量” 將門CTO&將門創投創始合伙人沈強說。
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智能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位居前列的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華為以同比增長率22.6%繼續保持第一位置,其次為OPPO,2017年第二季度出貨量為20.1百萬臺;vivo位列第三,2017年第二季度市場份額為14.4%;相比之下,雖然小米具有較高的同比增長率,但是相對于華為、OPPO、vivo三大廠家,其第二季度出貨量仍舊偏低。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競爭白熱化階段,廠商維持良性運作發展所需的豐厚利潤已無法被滿足,更嚴重的問題是,如今用戶對于智能手機的選擇理念正從過去的硬件配置向智能場景概念方向轉化,集中化、智能化等趨勢明顯,這就對廠商產生了一定的挑戰,如何在獲取用戶群體的基礎之上加大研發投資與成本投入成為了關注的重點。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各大廠家將心思花在了海外市場。印度、烏克蘭、尼日利亞等海外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速始終保持在兩位數以上,很多廠商將其視為來自海外的市場的紅利。中國“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鼓勵企業全球配置創新資源”,“ 促進國內國際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然而面對海外市場的諸多挑戰和困難,IDC強調,國內手機廠商需要在海外市場進入方面,不斷提升自身本土化運營能力,并采取如下致優策略。第一,優化渠道投資,發展重點通路。第二,響應當地政府政策,助力其發展當地經濟。第三,持續創新與品質確保,提升品牌國際化形象。
智能穿戴設備:市場格局初現,VR/AR 設備吸睛
在智能穿戴設備中,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成為幾種初級的可穿戴設備,智能手表可以將智能手機的某些功能繼承下來,例如語音交互、實時定位以及健康管理,據IDC 預測,智能手表占可穿戴設備市場的份額將從2016 年41.0%上升至2020 年的52.1%。與此同時,VR/AR 設備的崛起也為智能穿戴設備博得眼球,除卻包含智能眼鏡的功能應用之外,VR/AR 設備還對基礎功能進行進一步的提升與優化,不僅科技巨頭投入科研精力,大批創業公司也陸續推出自己的產品。VR/AR 設備不僅在工業企業得以采用,更在軍事、商業等方面得到應用擴展。波音公司使用Google Glass 來協助工人組裝電線網絡,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將工人組裝電線時間節約25%。微軟與蒂森克虜伯公司為旗下2.4萬工人配備了HoloLens眼鏡,一方面提升工人在安裝、檢修電梯時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在通用電氣方向使用HoloLens眼鏡進行渦輪制造。英特爾與DAQRI合作推出的智能頭盔Smart Helmet 搭載了英特爾酷睿M7 CPU 和英特爾 RealSense 3D實感技術?纱┐髟O備公司Osterhout Design Group也推出了一款R-7HL(HL代表危險位置) AR眼鏡,主要適用于在極端危險環境下工作的工人使用。與世界水平相比,國內工、企業起步較晚,試點、試用VR/AR行業應用解決方案也是最近兩年的事情。江鈴汽車采用0glass的AR解決方案,與航空維修公司、國家電網、西門子、華為、中廣核等公司合作,努力提升生產效率。
除了VR/AR設備外,國內可穿戴設備也呈現上升趨勢。根據IDC最新報告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呈現增長趨勢,基礎可穿戴設備同比增長17.5%,以智能手表為主的智能可穿戴設備同比增長163.9%。中國市場前五大可穿戴設備廠商中,小米以市場份額26.1%位居第一,其次為步步高,市場份額為7.2%,但是-1.6%的出貨量同比增長率著實黯淡無光。奇虎360的市場份額為5.8%,出貨量同比增長率89.0%。在本季度市場產品排名中,小米手環產品穩居第一,除此而外,小米在手環和兒童手表之外也進入了智能跑鞋領域。相對于小米市場的擴增,步步高旗下的小天才兒童智能手表卻未能實現增長。雖然奇虎360憑借性較比較高的兒童智能手表位列第三,但是華為大量的新品出貨,包括華為手表和子品牌榮耀手環等,顯示出較為強勢的增長勢頭。
國內現在的可穿戴設備還處于初級階段,一方面還需要更多的市場驗證,另一方面也需要許多行業的交叉互融。“我們要集成到一個小小的芯片里面,它可以集成我們的可穿戴設備等等這樣一些應用場景的時候,我覺得我們是要跟這些半導體和芯片的服務商、提供商緊密合作” 碼隆科技副總裁王海英說。
智能汽車:市場競爭激烈,中國一馬當先
智能汽車是車聯網的重要支點之一,智能化的服務與管理帶動了傳感、人工智能、V2X等一批新興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智能汽車改變了人類傳統的出行模式和物流模式,智能車輛、數據和信息將成為新的生產資料,從而深刻地改變未來生產關系和社會組織形式,實現人、機、物的有機融合。與傳統汽車不同,智能汽車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操作所產生的危險指數,在車聯網迅猛發展的今天,傳統汽車與智能汽車之間的競爭尤為激烈。“就算是互聯網車廠,也有一個汽車產業鏈,怎么和供應鏈合作,都與傳統車廠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樣。而且我們在看,有可能在人工智能這波浪潮里面,所謂的互聯網車廠走的快一點,但是走的快也就是一年兩年,傳統車廠追的非?欤F在全球來看,特斯拉是最早的一個擁抱互聯網、擁抱人工智能的,但是奧迪、奔馳、寶馬,他們追的非常快,不見得說在未來三到四年,誰可以站到最后。” 英偉達中國區高級銷售總監陳曦說。
自動駕駛技術是智能汽車與傳統汽車競爭的關鍵點之一,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預測,至 2040 年自動駕駛車輛所占比例將達到75%。Google、蘋果、百度、特斯拉和其他科技公司在自動駕駛技術上均投入了巨大的研發力量,并且有一些車輛模型已經在現實道路上投入測試。“其實自動駕駛處在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階段,在過去幾年,自動駕駛僅是一個科幻小說中出現的場景,而如今已經變成了可能,并且是一個可以改變世界的可能性,這樣的變化在過去幾年非常難以置信。”新思科技董事長兼CEO Aart J.de Geus 說。
“從自動駕駛來講,其實自動駕駛這條線,在國外很多年,核心是安全,因為大部分的事故,90%統計下來是人為操作失誤引起的,如果把人的操作變成由機器完成,這90%的事故就可以避免了。第二個,自動駕駛本身在國外的一些車廠經歷了很長的時間,最早的是自動泊車和高速輔助,現在真正的自動駕駛是往后移” 阿里斑馬網絡科技CEO施雪松說。
沃爾沃、奧迪、奔馳、寶馬、豐田、日產、福特等汽車廠商均選擇了更具實用性的民用智能車技術路線。此外,奧迪、凱迪拉克、日產、豐田等廠商在自動專向、減速、自動停車、自適應巡航等技術領域加大投資力度,面對國際企業的重磅出擊,國內企業也當仁不讓。“在中國的傳統企業,他們在這次浪潮里面是一點不落后,我們很期待中國的主機廠可以在未來得表現。我們國內,例如地平線、小馬、景馳,很多的百度系的公司,他們從技術的角度來說,也是非常領先的。例如圖森,技術上一點不比國外的差。如果說從整體上看,中國和國外有沒有差距,我認為至少在OEM和創業公司上,我們這個技術最領先的地方,我們是沒有差距的,甚至比他們還領先。” 英偉達中國區高級銷售總監陳曦說。
智能終端的未來,人工智能成為關鍵
有專家認為,正是人工智能從實驗室專業圈走出來,使得設備與人工智能、服務相結合,從而造就了智能終端的出現。因此智能終端的未來發展,一定離不開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三要素是算法、算力和數據,而從創新角度來講,數據其實是資源,算法、算力有很多技術演進的空間,關鍵一點是要找準場景,再先進的算法、再先進的算力找不到合適的場景落地,我們就很難把它轉化成商業價值。” 將門CTO&將門創投創始合伙人沈強說。
此外,沈強還表示,即使現有的終端產品具有一定的計算能力,但是未來要落在什么應用場景上仍是一個問題。“我們來看設備端的智能,我們今天拿著蘋果的iPhoneX,那么我們手里就攥著一個每秒6500億次計算的小的超小計算機,如果拿著華為的7090的,也就是華為Mate10,我們手上就握著高達1.92萬億次的計算能力的計算機。但即使有這樣的計算能力,我們要處理的場景未來滲透到哪里?它所要加載的模型不是單一的模型,會有無數的模型需要加載。同時我們講到深層設施,不同的網絡在這里涌現,能夠吞噬新的架構給我們提供的計算量,所以我們也特別希望新的智能還在不斷的往前涌現,以滿足即將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應用場景對巨大計算量的需求。”沈強說。
“我的一個看法,現在的手機已經是人所能夠應用的最后一個能夠身外的一個智能化設備了,未來的智能化設備一定是跟人體緊密相關的,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會相連的,不是統一神經,要么就嵌到肉里面,要么放到腦子里面,從這一點來說,微信對人類的控制還有很長時間。” 偉景智能創始人兼CEO董霄劍博士說。
“我覺得是一些創新可能現在都還不存在的,比如說基于人工智能的高算力的芯片產品,提供給我們的一些真正可用的(產品),不管是機器人也好還是可穿戴的設備也好,還是說植入到人體當中的某一個芯片來說,這個對大家想像的空間是非常大的。” 碼隆科技副總裁王海英說。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