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智慧家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簡稱《指南》),旨在發揮標準在推動智慧家庭產業發展和服務模式應用方面的引領和規范作用,帶動相關產業轉型升級。
解讀
《指南》提到,目標到2020年,初步建立符合我國智慧家庭產業發展需要的標準體系,形成基礎標準較為完善、主要產品和服務標準基本覆蓋、標準技術水平持續提升、標準應用范圍不斷擴大,與國際先進標準水平保持同步發展的良好局面。若干重點標準在智慧家庭產業集聚區得到推廣應用,取得較好的應用示范效果,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指南》指出,智慧家庭服務的典型應用主要包括健康管理、居家養老、信息服務、互動教育、智能家居、能源管理、社區服務和家庭安防等8個方面。智慧家庭典型生態體系,在產品、技術、服務等方面歸納出共性屬性,形成基礎標準、終端標準、服務標準及安全標準等四大類標準體系框架。
《指南》確定“十三五”期間,將結合產業發展情況,圍繞智慧家庭服務應用,開展急需標準的研制工作。在基礎方面,著重研制參考模型及分類方法等標準,為智慧家庭應用推廣奠定基礎;在互聯互通方面,著重研制設備間互聯互通標準、設備與云平臺互聯互通標準及云云對接等標準,打通智慧家庭的信息流;在安全方面,著重研制涉及用戶個人信息安全、數據安全和系統安全等標準,提升產業基本安全保障能力;在服務方面,圍繞健康管理、居家養老等重點領域,著重研制服務接入、服務接口、服務集成、軟件服務、云平臺服務和服務安全評測指標體系等標準,開展服務質量標準化,提升服務支撐能力。
意義
《指南》是按照《關于印發促進消費帶動轉型升級行動方案的通知》(發改綜合[2016]832號)有關要求,推進智慧家庭等新興信息消費應用推廣,建立完善智慧家庭標準體系,發揮智慧家庭服務引領作用,滿足居民個性化、多樣化的新型信息消費需求!吨改稀返挠“l,為智慧家庭標準化相關工作開展提供了依據和指導,為智慧家庭生態體系的建立提供有力支持。
附:全文
智慧家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
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2016年11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強智慧家庭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圍繞智慧家庭產業生態體系,構建我國智慧家庭綜合標準化體系。按照綜合標準化體系加快重點標準和基礎標準研制,發揮標準對智慧家庭產業發展的指導、規范和引領作用,帶動相關產業從單純產品制造向“產品+服務”模式的轉型升級,促進信息消費增長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二)基本原則
統籌規劃、協調發展。加強智慧家庭標準化頂層設計,推動研究機構、標準化組織、行業組織和企業等產業鏈各方參與智慧家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加強與關聯產業和已有標準體系的銜接配套,解決目前智慧家庭產業發展中存在的模式重復、功能單一、系統間難以互聯互通等問題。
服務牽引、急用先行。發揮服務在推動智慧家庭發展中的牽引作用,制定典型服務參考模型,完善智慧家庭服務運營模式,推動典型智慧家庭服務市場化運營。按照“成熟一項、制定一項、實施一項”的要求,加快基礎性和關鍵性標準的制定,及時滿足產業發展需求。
開放融合、安全有序。鼓勵智慧家庭企業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建立開放融合的生態系統。著重在智慧家庭網絡安全、服務安全、終端安全等方面,開展相關標準的研究與制定。進一步完善安全應用環境,提升智慧家庭安全保障能力,推動智慧家庭產業安全有序發展。
(三)建設目標
到2020年,初步建立符合我國智慧家庭產業發展需要的標準體系,形成基礎標準較為完善、主要產品和服務標準基本覆蓋、標準技術水平持續提升、標準應用范圍不斷擴大,與國際先進標準水平保持同步發展的良好局面。若干重點標準在智慧家庭產業集聚區得到推廣應用,取得較好的應用示范效果,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二、智慧家庭產業與典型應用(一)智慧家庭概念
智慧家庭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智慧化家庭綜合性服務平臺,是家庭智能設備、物聯網、高速信息網絡和應用服務的有機融合。
從技術角度講,智慧家庭以物聯網、寬帶網絡為基礎,依托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服務的智能化提供、人與家庭設施的雙向智能互動。智慧家庭可看作是信息技術在家庭環境的應用落地。
從產品角度講,智慧家庭以產品形態多樣化、操作智能化和互聯互通化為標志,產品橫跨眾多應用領域,是信息消費的最直接載體。按產品層次分,涵蓋了基礎軟硬件產品、組網設備、智能終端、智能家電、智能家居、集成平臺和系統,以及作為各類應用服務人機接口的軟件產品。
從服務角度講,智慧家庭通過家庭內部、家庭與社區、家庭與社會的信息互聯互通和智能控制,提供各類面向家庭的文化娛樂、生活消費和社區公益等綜合應用服務,實現舒適、安全和便捷的家庭生活方式。
(二)我國智慧家庭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智慧家庭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創建了廣東基地、浙江基地、湖北基地、四川基地、福州基地、廈門基地、濟南基地、青島基地、大連基地等9個數字家庭應用示范產業基地。涵蓋網絡運營、智能終端及數字化家用電子產品制造、數字家庭應用服務等在內的全產業鏈體系基本形成,相關技術與產品的研發和應用取得顯著進展。隨著我國網絡基礎設施不斷發展完善、智能終端不斷創新涌現、應用服務加快推廣普及,我國智慧家庭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智慧家庭生態體系架構
智慧家庭應用與服務持續催生新型消費需求,進而促進技術創新,帶動產業整體發展和轉型升級。先進技術的應用和創新產品的研發,又為智慧家庭應用與服務的進一步提升和拓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礎,從而形成技術與產業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良性循環。
智慧家庭生態體系在傳統軟硬件的基礎上,整合了關鍵技術和應用服務,以云端平臺為服務載體,拓展數字視聽娛樂、多媒體互動、安防與遠程控制、智能家居與節能、社區服務等多種應用。智慧家庭典型生態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智慧家庭典型生態體系示意圖
(四)典型應用
智慧家庭服務的典型應用主要包括健康管理、居家養老、信息服務、互動教育、智能家居、能源管理、社區服務和家庭安防等8個方面。
1.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指以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等技術為依托,在健康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將健康管理類可穿戴式設備等多層次感知智能終端作為數據采集來源,將智能顯示終端作為個人健康信息等內容的匯集終端,通過整合健康服務機構來為消費者提供健康管理信息服務。通過健康管理服務平臺,對空氣、水和食品等進行安全監測和預告,并提供運動健身、食品營養和網絡預約掛號等信息服務。
2.居家養老
居家養老是指充分借助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手段,以家庭為核心、社區為依托、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的新型養老模式,從而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和健康問題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主要包括應急服務、一鍵式上門服務、遠程健康咨詢、身體狀況監測、實時健康提醒和老人位置監控等。
3.信息服務
信息服務是智慧家庭最廣泛的應用之一,主要是指用戶通過智能手機、智能電視、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和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終端產品,利用網絡資源觀看各種音視頻影音節目、獲取最新信息資訊,進行在線游戲、社交、網上購物和室內定位等活動。
4.互動教育
互動教育是以云資源為基礎,以網絡為支撐,構建一個智能教育管理平臺。通過網絡和智能電子設備進行教學、學習及管理。主要包括遠程視頻授課、在線課堂討論、個性化教學目標設置、教育資源共享、教育資源融合和突發事件指導等方面。
5.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利用計算機、通訊與網絡、自動控制等技術,通過有效的傳輸網絡,將多元信息服務與管理、住宅智能化系統集成在一起,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日常事務的管理系統,提供使用便捷、安全舒適的家居環境。
6.能源管理
能源管理是指對水、電、氣和新能源消費過程中的計劃、控制和監測。通過家庭能源監控、能源統計、能源消費分析、重點能耗設備和能源計量設備管理等手段,使消費者掌握能源消耗比重和發展趨勢,并對相關設備進行智能化能源管理,達到家庭節能的目的,促進社會整體能耗的降低。
7.社區服務
社區服務主要是為社區成員提供公共服務,以及其他物質、文化和生活等便民服務,幫助家庭與外部保持信息交流暢通,優化人們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智慧家庭物業基礎設施、提供的相關服務要求、業務流程和方案能力,以及相關系統運營維護、服務信息接口和可靠性等要求。
8.家庭安防
家庭安防是指利用新型網絡及傳感技術,通過各種傳感器、攝像機、門窗磁、讀卡器、門禁控制器和其它安防監測設備為住宅提供環境感知、入侵報警、緊急求助、防火和防意外等安防功能的綜合性服務系統,增強家居生活的安全性。
三、智慧家庭綜合標準化體系
(一)標準體系框架
根據智慧家庭典型生態體系,在產品、技術、服務等方面歸納出共性屬性,形成基礎標準、終端標準、服務標準及安全標準等四大類標準體系框架,如圖2所示。
圖2 智慧家庭標準體系框架
(二)標準體系構成
標準體系涵蓋了健康管理、居家養老、智能家居等典型應用。具體內容包括基礎類標準、終端類標準、安全類標準和服務類標準。
1、基礎類標準分為概念基礎類標準和網絡類標準兩部分內容。概念基礎類標準主要包括智慧家庭的基本概念、術語、應用場景和參考模型、圖形符號等。網絡類標準是指智慧家庭應用實現的基礎網絡標準,包括公網、個網/體網、專網等部分。
公網主要包含智慧家庭運行所需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電力線通信網等承載網的技術要求,以及平臺管理、業務和支撐系統等方面的標準。個網主要包括個人家庭網絡的體系結構、通信協議和網絡設備等。體網主要指應用于健康管理領域的以傳感器網絡為主的個人體域網。專網是指火災報警、抄表系統和家庭安防等承載指定業務的專用網絡的系統、工程和專用終端等方面的標準。
2、終端類標準終端類標準主要包括術語、功能、接口、數據格式和易用性等方面的標準。其中,功能標準重點是規范終端滿足所屬業務的基本功能;接口標準重點是滿足終端的可擴展性,使終端接口能與不同平臺無縫融合;易用性標準把人和家庭的需求結合起來,提出終端易用性的要求。
3、安全類標準安全類標準主要從網絡安全、終端安全和服務安全等方面規定智慧家庭在各種應用場景下的安全要求。
4、服務類標準 服務類標準主要聚焦于典型智慧家庭應用場景所需的服務管控、服務連接、服務內容及服務安全內容。具體組成如圖3所示。
圖3 智慧家庭典型服務標準體系
服務管控是指對智慧家庭中服務的接入、管理和監理等活動。服務連接是指智慧家庭中服務相關的接口和集成等。服務內容是指智慧家庭中所能提供的服務項目及種類等。服務安全是指智慧家庭中的安全管理、評測及評估等。
服務管控類標準主要包括用戶接入、服務接入、服務使用和服務管理等內容。其中,服務接入標準分為服務接入類型和服務接入技術,服務使用標準分為使用規范指南、服務計量和計費,服務管理標準分為通用要求、實施指南及系統技術。
服務連接類標準主要包括服務接口、服務開發、產品研發和服務集成等內容。其中,服務開發標準分為服務交付和服務運營,服務集成標準分為集成服務能力和集成服務業務。
服務內容類標準涵蓋了不同類別的智慧家庭服務,包括網絡服務、軟件服務、終端設備服務、云平臺服務、數據分析服務、信息資訊服務、運行維護服務及遠程防控服務等。其中,云平臺服務標準分為通訊服務、計算服務、數據存儲服務和基礎設施服務等。
服務安全類標準主要包括服務安全管理指南、服務安全框架(業務安全和運營安全)、服務安全評測指標體系和服務安全能力評估等。
(三)“十三五”期間標準重點研制方向
“十三五”期間,將結合產業發展情況,圍繞智慧家庭服務應用,開展急需標準的研制工作。在基礎方面,著重研制參考模型及分類方法等標準,為智慧家庭應用推廣奠定基礎;在互聯互通方面,著重研制設備間互聯互通標準、設備與云平臺互聯互通標準及云云對接等標準,打通智慧家庭的信息流;在安全方面,著重研制涉及用戶個人信息安全、數據安全和系統安全等標準,提升產業基本安全保障能力;在服務方面,圍繞健康管理、居家養老等重點領域,著重研制服務接入、服務接口、服務集成、軟件服務、云平臺服務和服務安全評測指標體系等標準,開展服務質量標準化,提升服務支撐能力。
四、組織實施(一)加強產業頂層設計
完善智慧家庭智能終端、寬帶網絡和云端系統組成的整體系統架構和技術思路,確定智慧家庭相關產品和應用服務的技術組成、功能和信息服務平臺要求,增強數據安全保障能力。加強智慧家庭技術發展路徑、產業發展路線、綠色發展路線和產業鏈組成等方面的研究。聚焦有發展潛力的未來產品和系統路線,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促進技術創新、產品設計和研發、標準制定、試驗驗證、知識產權處置和應用推廣等工作的統籌推進。
(二)加快急需標準研制與實施
圍繞智慧家庭產業發展需求,支持搭建產業服務平臺和試驗驗證平臺,開展標準應用驗證。加快基礎標準、主要產品和服務標準的研制,形成與智慧家庭產業發展相適應的標準體系。完善智慧家庭產業公共服務平臺,以健康管理、居家養老和智能家居等智慧家庭典型應用為切入點,推進智慧家庭服務的標準化,不斷擴大應用覆蓋范圍和規模。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產業聯盟和標準化機構的作用,推動智慧家庭標準的宣貫與實施。加強與國際標準化組織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我國智慧家庭標準成為國際標準。
(三)推動建立協同工作機制
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組織相關研究機構、標準化技術組織和企業等成立智慧家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工作組,設立基礎、服務、安全和終端等專題研究小組,協同推進智慧家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促進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 廣告機報價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 立式廣告機 | 3D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