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識別是指通過高科技手段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人臉、虹膜等以及行為特征包括筆跡、聲音、步態等進行身份鑒定,身份識別的前提是信息收集。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Acuity Market intelligence發布的數據,2013年全球生物識別市場規模達到73.39億美元。其中,指紋識別技術使用范圍最廣,產品市場份額約為58%;其次是人臉識別產品,約占18%,預計至2017年生物識別市場規模將達108.82億美元。
數據顯示,2015年,指紋識別的滲透率達到25%。業內人士預計,2016年指紋識別滲透率將達到50%,而這一數據將在2020年達到75%。預計到2018年,全球智能終端指紋識別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119889萬顆,銷售額將達到30.7億美元。在此背景下,指紋芯片廠商、指紋識別模組廠商、指紋識別方案提供商均將獲益。
2016年安博會,生物識別作為眾多技術中的主角之一,搶盡了風頭,無論是云從科技的人臉識別,還是曠視的人臉識別機器人,或是金石+微盾的靜脈識別,虹膜識別等技術,在未來的安防市場多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視;蛟S,未來,出門不比身份證,交通不必XX通,取錢不用銀聯卡,一人一臉走江湖的瀟灑生活將會實現。而顯示終端設備與生物識別技術的結合,將成為這樣一種生活推動必不可少的元素。 |